top of page
Destination: Paku 2
砂南坡的历史与发展(下)
王瀚宇 和 陈芳尧
2021年 11月
尽管现在的砂南坡镇相比石隆门县城,发展较为落后。但砂南坡曾是石隆门地区的政治与经济中心:根据记载与我们的走访,在布洛克时代,砂南坡是除古晋以外的第一个行政中心,石隆门的第一所政府公署建筑也建于此。在其鼎盛时期,砂南坡拥有超过80间店屋。可惜的是 ,在1857前后的一场大火后仅剩20间,后在又一场大火中燃烧殆尽。现仅存的6间木制店屋,为后来新建所保留。
现存6间木质店屋
砂南坡的华文教育可以追溯到约150年前,在1870年,砂南坡华人建立了被认为是全砂第一所的华人小学,名“汉民学校”。其是由华人自发凑款建立,为不愿到古晋的华人家庭子弟提供教育。根据校史记载与老一辈人回忆,其先后历经三次重建,但基本校址未曾改变。在1946年,华小由“汉民学校”改为“砂南中华公学”。第三次,也就是最后一次重建改造是在1950年。根据我们2021年11月在秦法吹老先生住家,与时任华人镇长贝石新、时任校长朱日胜的一同访问,加上《晋汉连省 华校春秋 综合本特辑》的记录:现存校舍是由贝任宿、蔡美品、韩埠、陈禄、刘增、李同安、秦麟汉、张云安、贝朝镇、刘昌德、蔡美品、温玄弄等人所共同建立,后不断发展。现如今,砂南坡中华公学不仅为华人子弟提供教育,当地的部分土著子弟也在此接受华文教育。
砂南坡中华公学
在宗教信仰与民间风俗上,砂南坡镇也保留着完整、纯粹、且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。据当地人描述,其香火都是由早期华人从中国带到西加地区,再传入砂南坡。其中最有特色的是“天穿节”,作为客家人的传统节日,它是纪念“